之前一篇文章《拍静物启示录(上)》中,我们介绍了商业静物拍摄以及一些摄影大师作品。本期将继续介绍一些不那么典型,但更具启发性的作品:



-


07.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Gabriel Orozco

“日常装置”


之前我们围绕「画意」聊了很多。艺术摄影很多时候都会有意避免古典画意,但会时不时向更多媒介的当代艺术装置靠拢。比如来自墨西哥的艺术家Gabriel Orozco拍摄的许多静物作品,就采用了这一方式。具体执行起来大概是:


运用不同媒介

+

不同日常材料

+

各种环境

+

将物品放置在意外的位置

+

主动介入场景

+

使用人的痕迹(人与场景的互动)

……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Gabriel Orozco


所以你可以看到更写实的日常场景,完全自然光场景灯光,也可以感受到当代艺术的气质。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Gabriel Orozco


虽然Gabriel Orozco的作品看起来都有很随意的快照感,但我们也能确切的感觉到人为介入留下的痕迹。比如《钢琴上的呼吸》(1993)这幅作品:


640?wx_fmt=jpeg

©️Gabriel Orozco


Gabriel Orozco的呼吸在钢琴光滑的表面上形成细雾,这本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痕迹,但是被摄影捕捉,形成了一个时间标记。虽然在视觉表达上与偏重「画意」的静物摄影不同,但Gabriel Orozco的作品依然是抒情的,有种脆弱的美丽。而且将呼吸与钢琴并置似乎让观看者脱离了视觉范畴,更多展示出了某种听觉特征


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或无意的留下各种痕迹,这些痕迹也许是短暂的。但当你发现后它后,它也可以如同有实质且长久存在的物体般,被当作静物记录下来



-


08.乔尔·梅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

“拆解绘画”


Joel Meyerowitz在静物摄影中对待绘画的方式是:


进入它!拆解它!类型化它!


我们先来看看他在塞尚与莫兰迪两位大师的工作室里创作的静物摄影作品: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保罗·塞尚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Joel Meyerowitz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乔治·莫兰迪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Joel Meyerowitz


Joel Meyerowitz在拍摄时的操作方法也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置景——


自然的光线

简洁的场景

记录性质的单个物体

靠墙居中摆放

前景与基底的融合

……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Joel Meyerowitz在实际拍摄中更多的是考虑画家如何使用这个工作室,以及工作室的光线如何做为他艺术表达的组成部分


在拍摄塞尚工作室的时候,经过多次尝试他最终确定将物品摆在塞尚的桌子上,深灰色墙面前。放置在这个位置的物品会被一扇朝北的大窗户透入的光线照亮,拍摄后呈现的扁化效果与塞尚静物中原型立体主义表现很契合。


640?wx_fmt=jpeg

保罗·塞尚工作室一角,Joel Meyerowitz拍摄时选用了中间的那张桌子


从作品里,你能够感觉到塞尚和莫兰迪的绘画的存在,或者是色调,或者是对象,但你已经看不到对画家意图的模仿了


你看到的就是摄影师的摄影


除了塞尚与莫兰迪的工作室外,Joel Meyerowitz也进行自己的静物拍摄尝试。操作方式同样也很简单——


捡来或买来的物品

幽暗的环境(远离窗口的光线)

长曝光

……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Joel Meyerowitz


Joel Meyerowitz会不断调整物件之间、物件与背景之间的距离。他将物品放在比较幽暗的地方,通过长时间曝光的方式进行拍摄。也许正是通过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拍摄方式,作品才具有独特的凝视感,这也是时间和光线与物品的对话。



-


09.安村崇Takshi Yasumura

“将不能再日常的日常刻意表现”


安村崇拍摄的静物摄影,是很容易被实现的「日常置景」。他将镜头对准了一般人平时容易忽略的家庭室内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物品上。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安村崇


但有意思的是,这些本来充满生活气息的物品出现在照片中时,却变得有些微妙和陌生。会让人觉得有点熟悉,但似乎又不那么熟悉。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观感来源于——


自然的光线

稍微刻意的摆放

不那么猎奇的构图(大多居中平拍)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安村崇


他所拍摄对场景环境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节,比如图案、纹理、材质等。还有一些故意的摆放藏着小小的幽默感,这让他的作品变得耐看。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安村崇


如果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在他的置景中有对于传统与现代、实用与装饰的关注。这些细节让我们在观看中,把原本容易忽略的元素也转化为了观察对象

这是一种「微创式」的置景,对于想要尝试有点「不一样」的静物摄影的人来说,在日常中就能完成。



-


10.劳拉·莱辛斯基Laura Letinsky

“松弛的画意”


Laura Letinsky所拍摄静物照里,物体常常被放置在桌子的角落或边缘。摇摇欲坠,却又有一种诡异的平衡感。吃剩的水果、蔬菜、残留着蛋糕的餐盘或是倾倒的酒杯,被她排列成了类似古典静物画的构图。在这些作品中,能明显感受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静物画对她的影响。


这是一种很聪明的画意摄影,并非完全模仿静物画的摆放、配色,而是模仿其内核:


结构、状态、气质


640?wx_fmt=jpeg

©️Jan Davidsz. de Heem


640?wx_fmt=jpeg

©️Willem Claesz.Heda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Laura Letinsky


作品松弛的画意感来源于——


松散结构

+

偏低饱和度的柔和配色


桌面上散落的一切很显然是置景而成,但也用得很高明:


它有着强烈的叙事性和过程感,讲述了刚刚餐桌上发生过的一切。但叙事中又有很多缺失的部分,这吸引人想要更多的了解作品,想要发现构图背后的故事。观看者会去想象,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氛围下吃掉了这些事物,又是在什么样的情绪下离开。


虽然Laura Letinsky拍摄的主要对象是食物,但她的作品与食物本身却没有关系,更多的是暗示了人的存在。所以,虽然是静物摄影,却拍出了一种动态。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Laura Letinsky


照片大多运用的是自然光,以及那种没有棚拍感的场景光。有时候这种光线有点不完美,因为它没法塑造轮廓或者产生戏剧性。但运用在这里却是刚刚好能,够作为作品提供一种日常气息。



-


其他


篇幅有限,以下的摄影师仅做扩展简介。


01. Holger Niehaus


德国摄影师Holger Niehaus拍摄静物时,会运用具有雕塑感的摆放形式,近距离拍摄。他喜欢干扰、破坏物品原有特征。比如剥掉皮的水果,或者切开再重叠的蓝莓。因此每张照片总是需要多看几眼,才能看到实际存在的物体。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Holger Niehaus



-


02. Ishiuchi Miyako


Ishiuchi Miyako(石内都)拍摄的《Mother’s》里,用一种类似于博物馆展览形式的方式,记录了自己母亲的遗物。物品被居中摆放,如同标本一般。而这种有点偏冷面观看式的方式,剥离掉了摄影师的主观性,更多的只是冷静、客观的展示她母亲的个性。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石内都



-


03. Sara Cwyner


当代艺术家Sara Cwyner拍摄的静物照源于她的囤积习惯。购物袋、清洁用品、塑料勺子、假花等物,用类似于广告展示一样的形式布置。她用同色系为类别,作为视觉组织原则,巧妙的展示了自己对于美学的理解。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Sara Cwyner



-


04. Suzanne Saroff


摄影师Suzanne Saroff的静物照都很可爱,她透过玻璃柱或是装了水的杯子拍摄物体。通过折射物体被扭曲、重构,让观看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日常中熟悉的食物。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Suzanne Saroff



-


05. Nobuyoshi Araki


Nobuyoshi  Araki(荒木经惟)拍摄的食物照片,使用了微距镜头+强闪方式,这让食物的细节被直观展现了出来。同时因为近距离拍摄,闪光灯在食物上留下了不同形态的光斑。各种光斑造型散落在画面里,与食物融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荒木经惟式的观看。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荒木经惟



-


06. Motoyuki Daifu


Motoyuki Daifu(题府基之)的静物摄影直接对准了家里的餐桌,他采用了从上方的俯视视角+闪光灯的方式,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的视觉。这是一种由无序构成的新形态静物摄影,同时也打破了大众对于日本整齐正式的文化刻板印象,瞥见了真实又混乱的家庭生活。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题府基之



-


07. Wolfgang Tillmans


Wolfgang Tillmans拍摄的静物乍一看,似乎是很随意的快照。但其实,它是由复杂的形式色彩结构以及静物类型的符号语言组合而成的。自然的光线以及略微向下看的拍摄角度,与我们平时看窗台上物品角度类似,会让观看者自然而然的想近距离观察并注意构成构图的物体。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Wolfgang Tillmans



-


08. Sam Taylor-Johnson


Sam Taylor-Johnson拍摄的静物作品,来源于早期伦敦的马戏团对于成员的化妆记录方式。空的鸡蛋壳被绘制上不同的小丑形象,没有生命的物体被赋予了情绪、性格、故事。而Sam Taylor-Johnson采用了不那么严谨的类型学的方式,拍摄了这个既是静物照也是肖像照的作品。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Sam Taylor-Johnson



-


09. Paul Salveson


Paul Salveson这系列的静物照,拍摄的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物品。但他无视了物品本来的用途或含义,将其随意组合,呈现出了幽默、荒谬的造型。虽然也是置景,但Paul Salveson明显有着「逗你玩儿」的态度,他更注重用色彩与形状构图,而这恰恰让观看者沉浸其中。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Paul Salveson



-


番外

比赛


下面再介绍几个与静物摄影有关的比赛:


IPPA

全球iPhone摄影大赛静物组


IPPA静物组的照片与其他类别一样,偏大众且整体审美不错,会有些猎奇。虽然偶尔会让人感觉滤镜感太重,但普通爱好者也可以去尝试参与。


640?wx_fmt=jpeg

©️Kunkun Liu,2021年IPPA静物组第一名


640?wx_fmt=jpeg

©️Joao Cabaco,2020年IPPA静物组第一名


640?wx_fmt=jpeg

©️Clarita Phiri Beierdoerffer,2019年IPPA静物组第一名


640?wx_fmt=jpeg

©️Fiona Bailey,2018年IPPA静物组第一名



IPA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

国际摄影大赛


IPA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摄影比赛,分专业与非专业组,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别。从获奖结果来看偏硬照,几乎都是摄影棚式的置景,外加人工光线的配合。


640?wx_fmt=jpeg

©️Desiree Pfeiffer,2021年IPA专业组静物第一名


640?wx_fmt=jpeg

©️Vadims Pjatrikovs,2020年IPA专业组静物第一名


640?wx_fmt=jpeg

©️Hannah Caldwell,2019年IPA专业组静物第一名


640?wx_fmt=jpeg

©️Sandro Miller,2018年IPA专业组静物第一名



LensCulture

LensCulture摄影大赛


LensCulture摄影大赛分了很多板块,比如艺术摄影、街头摄影、黑白摄影、新锐摄影等。所征集的作品包含所有类型,所以许多静物照都是存在于组图中,可能需要整体看待。但从获奖结果来看整体偏「艺术」一些。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EDGAR MARTINS《What Photography has in Common with an Empty Vase》节选

2018年LensCulture艺术摄影奖第三名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TOM KIEFER《The American Dream》节选

2019年LensCulture艺术摄影奖第二名



社群作品


下面是原画册社群「摄影日课」成员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置景实践商业静物拍摄日常中的静物,这些作品是更接近普通摄影爱好者视角的习作。


©️荷塘月色

静物习作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大万

日常中的静物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Sheryl沐曦

静物:疫情下法国街头的餐厅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李佩霜

商业拍摄项目:一瞬X量子餐厅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


总结


静物摄影有内在规律,也有无尽的可能性。允许我就两次文章小小总结:


-画意-

静物摄影和「画意」有着紧密联系。可以借鉴古典绘画,会让商业静物摄影如虎添翼。若需要更多艺术意味的表达,则不用刻板追求画意审美,你可以借鉴现当代绘画进行表达,你也可以通过解构古典绘画进行创作


-置景-

大多静物摄影都需要通过布置,100%创造出场景方能完成,特别在商业摄影中,策划能力和拍摄同等重要。而部分艺术摄影需要将「抓拍」和置景结合,或者将日常感、叙事感等体现在置景中。


-光线-

一切技术操作都是为表达服务合理运用自然光、漫射光可以获得微妙的氛围,大胆使用硬光可以增强作品的个性。


-形式-

很多时候,追求静物形式唯美并非唯一目标,也可以借由静物的进行叙事、抽象表达。在艺术摄影中尤为如此。


-痕迹-

商业摄影之外,拍摄日常静物时常会有不完美的痕迹,不用特意规避,保留下来能够作为日常气息的基底。


-突破-

并非只有拍摄食物、植物等才叫静物作品,不要局限自己的想象力,也许呼一口气也可能作为静物。



THE END



策-KKM

文·设·编-小鱼



公众号/B站/图虫/小红书:原画册

微博:原画册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