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KKM
摄 / 韩松
色彩已经不成为技术问题的今天,人们依然热衷于创造黑白的图像。黑白并非将照片调成无色那么简单,但也不是玄学。究竟什么样的照片适合用黑白表现?在少了颜色这个维度的前提下,照片何以用影调呈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1 /
调成彩色还是黑白?
一言蔽之,一些照片适合用黑白的照片是因为——黑白彰显了照片表达的某些东西:例如一些细节会因为少了颜色的干扰更加凸显;一些需要被隐藏的信息又因黑白而被弱化;又或是一组照片在策划或编辑的时候“无色”是其线索,为了让组照更统一。
以单张照片来说,对黑白与否的选择韩松老师有着自己的倾向(以圆点表示),下面是一些具体场景的案例:
| 街头摄影 |
这种类型的摄影大量存在黑白照片,大概是受到布列松和卡帕等摄影大师的影响,许多摄影爱好者几乎将街头摄影和黑白照片等同起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存在了对黑白的滥用。
如果色彩在照片中起到了很强的“推动情节”的作用,那么这张照片最好处理成彩色的。












通过处理成黑白,特别是对比度比较高的黑白,可以掩盖一些暗部细节,让街头上的人物活动更加突出。




| 建筑街道与抽象几何|
建筑摄影最常见的内容是几何感、空间感、光影和图案美,这些要素和色彩维度两两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下面通过实例讲解。




下面两张照片是典型的根据“想要表达什么”来决定照片是否黑白的例子。






在建筑摄影中,有时候需要通过镜头强化陌生感,让画面变得“抽象起来”,此时调成黑白并调高一点对比度很出效果。






| 风景摄影|
我们欣赏风景时,颜色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风景照会是彩色的。(当然安塞尔亚当斯这位神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和前面几种类型一样,“风景的底蕴是什么”会成为决定这张照片后期走向的重要因素。
如何理解“底蕴”?下面以几例说明。










| 人物和动物|
和偏爱彩色的风景题材以及偏爱黑白的建筑题材想必,人物摄影总有些难以抉择,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因为人物摄影是黑白彩色两相宜的。

和其他题材一样,弄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是最关键的因素。

光线通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2 /
黑白照片就是将饱和度调为0吗?
收集到的几个常见问题。
Q:黑白照片在拍摄的时候就用黑白模式吗?
A:我周围的摄影师,如果用相机拍摄,大多还是用原片拍摄,后期输出时候再考虑是否黑白,这样后期的空间会更大。这个原因同样适用于手机,有一部分拍摄者也喜欢把手机调成黑白直出,其好处便是可以在拍摄的时候就实时观察观察一张照片的黑白效果,而不同对彩色的景象脑补。甚至现在许多只能手机的在拍摄的时候就能预览各种风格的黑白滤镜。
Q:到底是应该事先就决定要拍一组黑白照片,还是时候整理的时候再后期处理成黑白?
A:就我个人而言,属于后者。因为拍摄的时候我不会过多去想这些照片后面会整理成什么样,拍摄完成后,综合这些照片的情节、颜色、影调,我才会考虑应该通过编辑输出成什么样子。当然这个因人而异,许多摄影师喜欢在前期就计划好一切,就定下“我要拍一组黑白照片”。而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拿着原片在编辑的时候考虑后期和组合的可能性。
Q:黑白照片有什么意义?
A:在彩色照片输出毫无压力的时代,黑白照片的意义在于:通过黑白能强调一些我想强调的、隐藏一些我想隐藏的,同时这也是后期编辑整理和形成组照的一个重要线索。许多初学者会把黑白照片和“复古”“情怀”联系起来,虽无可厚非,但其实黑白背后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黑白并不是将原片饱和度调为0,而是一个系统的经营画面的过程。
————————
声明:本文所有文字及照片为原画册工作室原创,版权归韩松、谭凌飞、张薇所有,仅供知乎专栏、原画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若需转载请后台联系。违者必究。
————————
欢迎关注公众号:


全球iPhone摄影大赛金奖得主韩松的工作室。原画册丨手机摄影呈现者